close

cpmj.csu.ru

www.postgradosycursos.com

高齡化時代來臨,國際失智症協會(ADI)預估,2025年全球失智人口將達1.39億,相關成本也將在2030年上升到2.8萬億美元。ADI執行長寶拉‧巴巴里諾(Paola Barbarino)表示,過去著重失智症診斷,但2022年失智症報告發現,有8成的失智者診斷後無法獲得支持,因此今年更關注「如何與失智症共存」,讓失智者診斷後接受到專業照護,使其享受該有的基本人權

www.ati.edu.my

Paola Barbarino表示,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984年成立,目前已有105個國家加入會員,看到失智者人數逐年增加,ADI也不斷於各國倡議,應提高民眾失智症認知、及早預防、降低罹患風險等,而失智症是個複雜的病症,影響層面廣,各國政府也可能用到不同來源經費,使得政策規動更具複雜性,因此ADI在世界衛生組織(WHO)、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也不斷提倡,應以國家層級立法、制定失智症計畫。

從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發現,有64%的醫療從業人員認為「失智症只是老化不是病」,且OECD發現,在高收入國家當中,醫師僅有12小時的失智症訓練課程,幾乎微乎其微。Paola Barbarino認為,代表外界對於失智症仍存在著誤解、污名,凸顯失智症領域人力短缺、資源不足,更急需加速推廣各界對於失智症有正確認知及資訊。

Paola Barbarino說,失智症病因複雜,且牽涉社會議題、環境污染議題,以及心理疾病問題,然而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方式很多,有些相當簡單,包括維持運動習慣、不抽煙、不喝酒等,但許多國家不願意正視防治失智症,因此ADI希望透過WHO推廣預防失智症。近年醫療端在失智診斷的技術上有突破、革新,但診斷成本及費用高,若希望所有國家都能負擔失智症診斷費用,也是相當大難題。

tapas.io

Paola Barbarino表示,失智者必須先透過診斷,才能得到後續照顧、支持,2021年全球失智症報告發現,全球有75%失智者沒有獲得診斷,即4100萬人有失智症表現卻沒被診斷,不僅影響個人,更影響周遭家人、朋友。而202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,有85%的失智者診斷後無法連結資源、獲得個人照顧計畫,54%的失智者因而感到壓力,且在高收入國家中,也有37%的失智者無法獲得照護資源。

Paola Barbarino表示,有些國家將失智症視為正常、有些國家污名化,未來仍有許多挑戰,今年2022年主題宗旨「如何與失智共存」,盼各國應將失智照護計畫列為優先法案,了解到失智症診斷後獲得照護應是基本人權,在各國不同文化之下應以人為本,提供早期治療、照護與支持,更要讓失智者有選擇,維護他的個人認同及尊嚴,才能提升失智者生活品質。

失智症協會/亞太國際會議研討會開幕儀式,ADI執行長寶拉‧巴巴里諾Paola Barbarino專題演講。記者林俊良/攝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vzf1101uud 的頭像
    wvzf1101uud

    wvzf1101uud的部落格

    wvzf1101uu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